Fielding Sai Wan Battery & Battle of Hong Kong

香港保衛戰與西灣砲台歷史考察
目錄
1 .課程設計
2. 教學案例
3. 第一堂簡報: 香港保衛戰簡介
4. 第一堂簡報: 西灣砲台
5. 第二堂簡報: 西灣砲合考察與考察報告
6. 附件一: 〈18天戰事〉
7. 附件二: 〈西灣砲台〉
8. 附件三: 〈西灣砲台遺址考察工作紙〉
9. 附件四: 〈鰻魚門砲台〉
10 附件五: 〈鯉魚門主掌管變旅遊景點〉
11. 參考資料
教學對象:學生(約三十人)
已有知識:
二次大戰的歷史
二次大戰時期的香港史
教學時間:
四課節(每節40分鐘)
三個小時考察
教學目標:
1. 本地文化承傳硏習的教學活動。
2. 介紹二次大戰中,香港保衛戰的經過,譲學生認識香港也是二次大戰的戰場之一。以其中一個軍事防禦點(西灣砲台), 讓學生理解當時的情形。
3. 介紹西灣砲台的歷史,讓學生了解西灣砲台在香港二十世紀軍事防衛措施,特別在香港保衛戰中的角色。
4. 通過考察,讓學生體會西灣砲台的歷史價値,欣賞歷史古蹟,提高學生對歷史文物的保育意識。
西灣砲台用作考察對象的原因:
以遺址的重要性和保留的完整性來說,鯉魚門砲台更理想,但該遺址已改建成海防博物館,得到很好的保存,若用作考察對象,學生發揮想像和創意的空間較少,而該博物館也很容易前往參觀,學生可以課餘自行繼續研究。相對於其他軍事措施遺址,西灣砲台所處之柴灣山已開闢為晨運徑,較易到達,保留下來的防衛措施也較集中和完整。較方便帶領學生考察,也較容易確保學生安全。
教學流程:
第一堂:簡介香港保衛戰經過和西灣砲台歷史
第二堂:簡介考察流程、注意事項以及考察報告指引
西灣砲台遺址考察
第三堂、第四堂:學生考察報告分享
考核標準:
工作紙 20%
考察報告 80%

